中文版  |   English  |   点击进入OA办公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项目介绍
    • 中心/指挥部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装置建设
    • 最新进展
    • 多相流子项目
    • 高温高压子项目
    • 极端多因素子项目
    • 自然大气子项目
    • 特殊地域子项目
    • 力学化学子项目
    • 材料仿真子项目
    • 开放共享子项目
  • 工程建设
    • 园区介绍
    • 工程进展
    • 直击现场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用户拓展
    • 科研平台
    • 指南发布
    • 实验室安全
    • 软科学研究
  • 实验中心
    • 认可资质
    • 自然大气实验站
    • 高温蠕变实验站
    • 公共分析实验站
  • 人才培养
    • 导师队伍
    • 招生信息
    • 培养学位
    • 评奖评优
    • 毕业就业
  • 国际交流
    • 外籍师资
    • 合作平台
    • 外专课程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党群工作
    • 党群机构
    • 党群动态
    • 班团动态
    • 学习园地

装置建设

  • 最新进展
  • 多相流子项目
  • 高温高压子项目
  • 极端多因素子项目
  • 自然大气子项目
  • 特殊地域子项目
  • 力学化学子项目
  • 材料仿真子项目
  • 开放共享子项目

当前位置:首页 > 装置建设 > 材料仿真子项目

视景室.jpg

工程结构材料损伤仿真视景室


实验能力

为弥补物理试验装置环境模拟试验能力的不足、拓展对极端环境的模拟试验能力、节约物理实验资源,建设可扩展、集成化、协同化的工程结构材料失效全过程仿真试验系统。具备可超越极端环境和时间/空间尺度限制的仿真试验能力,并与物理试验装置相结合开展混合试验,有效拓展物理试验范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结构材料损伤仿真试验能力

适应多尺度、不同失效形式、不同服役环境的结构材料损伤仿真试验研究的需要

实现超越极端环境、时间/空间限制的仿真试验能力


材料损伤混合试验能力

多相流、气氛分析、高温高压等协同仿真分析能力

实现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的协同,相互验证、互为补充,提升试验能力

 

装置参数

高性能计算

高性能计算服务器,CPU/GPU运算节点,浮点运算能力:107TFlops

存储系统

存储能力:291TB

图形处理与生成主机

4台G-Cluster/HP Z840工作站,每台2个8核CPU,24GB DDR3 1600MHz内存,1块NVIDIA K5000 图形卡,InfiniBand高速互联

视景系统

Barco HDX-W14三通道立体投影系统

 

发展

• 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的融合是未来研究与应用的主流发展趋势

• 建设面向材料服役安全的可扩展的仿真试验系统对进一步发展更极端环境、耦合环境的仿真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服务领域

数字孪生——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的数字化试验


业务咨询

章老师    010-62332337    ljzhang@ustb.edu.cn


损伤与失效过程可视化系统.jpg

损伤与失效过程可视化系统


工程材料跨尺度研究体系.png

工程材料跨尺度研究体系


集成化协同仿真环境.png

集成化协同仿真环境

版权所有 © 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 100083

网站维护: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