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点击进入OA办公
  •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 项目介绍
    • 中心/指挥部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历史沿革
  • 装置建设
    • 最新进展
    • 多相流子项目
    • 高温高压子项目
    • 极端多因素子项目
    • 自然大气子项目
    • 特殊地域子项目
    • 力学化学子项目
    • 材料仿真子项目
    • 开放共享子项目
  • 工程建设
    • 园区介绍
    • 工程进展
    • 直击现场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 用户拓展
    • 科研平台
    • 指南发布
    • 实验室安全
    • 软科学研究
  • 实验中心
    • 认可资质
    • 自然大气实验站
    • 高温蠕变实验站
    • 公共分析实验站
  • 人才培养
    • 导师队伍
    • 招生信息
    • 培养学位
    • 评奖评优
    • 毕业就业
  • 国际交流
    • 外籍师资
    • 合作平台
    • 外专课程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党群工作
    • 党群机构
    • 党群动态
    • 班团动态
    • 学习园地

动 态

  • 综合新闻
  • 装置建设
  • 国际交流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 召开第五次会议

作者:国科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1-14

2020年1月12日下午,“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科技大学办公楼306会议室召开。管委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副主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孙冬柏,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维才,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臧勇,中科院金属所资产处处长储昭贶(代管委会副主任、金属所所长左良参会),以及管委会委员吴豪伟、孙亚东、林林、孙景宏、曹光远、金仁东、孟祥国、张卫冬、张晓锋(代委员刘雪峰参会)参加会议。项目建设指挥部相关人员列席。会议由王维才副校长主持。

ab0e60111660e1ca11b76492c20f8881.jpg

杨仁树首先代表学校向到会的共建、参建单位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对项目建设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在即将迎来项目全面验收的关键时刻,本次会议承担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任务。随后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及指挥部人员调整建议名单”,听取并审议了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卫冬的工作报告。并对工作报告进行讨论。

5e84a6f149255a4758933f43f6392248.jpg1edb6f4a193f86fbedbe9cd3d277d5b5.jpg

自2018年项目管委会第四次会议以来,指挥部围绕装置验收和国家科学转型两大主线任务,全力以赴稳步推进。截止2020年1月,8套装置中已有7套装置完成整体或主要部分工艺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整体工艺验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其他专项验收分别启动准备工作。国家科学中心转型进入逐步实施阶段,完成了整体搬迁。三大支撑体系之一的实验中心正式成立,开始担负起实验设备的运行使用和开放共享职能;开始筹建科学技术委员和用户委员会,酝酿专家人选;通过CNAS科研实验室认可试点评审,成为首批两家试点单位之一,正在办理CMA和CNAS分析检测类资质认证;成立材料服役安全领域委员会并作为秘书处单位,负责我国重大工程领域的材料服役安全相关的团体标准建设工作,目前已征集到第一批8项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同时在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引进、用户拓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也取得理想成绩。

与会领导对于项目建设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针对装置建设、验收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规划、运行、发展等提出了建议和希望。郭斌针对开展实验室资质认证,瞄准国家实验室,形成中国特色,凝练重大科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15ba6e654366ade36c0db1bec5a4c64b.jpg47ae148b514465bbf9bcf65c29f37acb.jpg 

马炳和、储昭贶从探索高地机制,运用经营理念塑造品牌以及继续加强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等方面发表了看法。

4cd0b3353ca921bf4f5e75ba841807c2.jpg1e80a3d45fc521ddebd847434b0e232a.jpg

臧勇和王维才先后介绍了学校对于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持情况,并就建设期与运行期“破五唯”、有作为的人事考核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研究国科中心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标准等方面分享了想法。

f3bf6e2925266c572df81efa2794989a.jpged52eade0e09b93b847129e6b469fa53.jpg

孙冬柏指出,指挥部的工作切实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从2012年奠基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关于推动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期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关于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嘱托都是项目建设指挥部一直坚守的初心和使命。随着装置建设即将完成,下一步要重点考虑国家科学中心提高站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建设世界一流装置、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为指导思想,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方面发挥作用。随后,孙冬柏从CSTM标准工作、开放共享、国际合作、验收与评审组织、学科支撑、非标设备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等十个方面,分析了形势,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

最后,杨仁树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大科学工程建设以及国家科学中心运行,不仅仅是指挥部、国家科学中心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责任。学校要继续以举校体制做好国家科学中心运行,支撑材料领域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对于下一步工作,杨仁树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做好谋划,打好验收决胜仗;二是要坚持走边建设、边运行的路线,解放思想,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要重视扩大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支撑学校安全学科一体两翼战略实施。杨仁树要求指挥部要认真总结本次会议上各位领导的意见、建议,深刻领会大家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保持昂扬斗志,为把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皇冠上的宝石继续努力。

此次会议是“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建设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意义十分重大。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振奋了信心,并为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运行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科学中心

2020年1月13日


版权所有 © 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 100083

网站维护: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总访问量: